当前位置:首页 > 招生资讯 > 报考指南
报考指南

国考放宽38岁+扩招!专升本考生的黄金窗口期来了?

来源:国家公务员局 发布时间:2025-10-14 阅览量:33次

一、先划重点:国考这波调整有多 解渴

2026 年国考公告刚一发布,两个数字就让无数人眼前一亮:

 招录规模:计划招录 3.81 万人,延续扩招态势;

 年龄门槛:普通报考者上限从 35 岁提至 38 岁,应届硕博更是放宽到 43 岁。

要知道,去年 35 岁的限制还让 1988 年出生的人无缘报考,今年 1986 年出生的 中生代终于能重新拿起书本。更关键的是,四川眉山、上海等地早已跟进这一政策,事业单位、执法类岗位纷纷将本科年龄限制放宽到 38 岁,国考这步棋,其实是给全国考编划了个 新标尺

二、对专升本考生:三重直接利好请收好

1. 年龄限制松绑,专升本后考公更从容

很多专升本同学有这样的顾虑:专科毕业工作几年,再花 2 年读本科,毕业时眼看要超 35 岁。现在 38 岁的上限直接拉长了 备考缓冲期”—— 哪怕你 28 岁才决定专升本,30 岁本科毕业,仍有 8 年时间冲刺国考,完全不用被 年龄焦虑推着走。

就像四川遂宁的考生小李,专科毕业做了 4 年社区工作,32 岁读完专升本,往年因超龄只能望考兴叹,今年已经开始研究基层服务岗位的招录要求了。

2. 扩招向基层倾斜,专升本学历 适配度飙升

国考公告明确提到,艰苦边远地区岗位可 适当降低学历门槛,而这些岗位恰恰是扩招的主力。专升本学历既能满足 本科这一核心硬指标,又比普通本科多了基层实践经验(很多专升本同学有工作经历),刚好契合政策里 有经验、有能力、有担当的人才导向。

中公教育专家李茜就指出,基层岗位更需要 接地气的人才,专升本考生的职场经历反而会成为加分项。

3. 政策风向标明确,省考、事业编机会将连环落地

国考的调整从不是孤立的。2025 年上海、江苏先放宽年龄限制,2026 年国考就跟进了;现在国考定了调,接下来各省考、事业单位招聘大概率会跟上。这意味着专升本考生未来的选择会越来越多,不用再死磕 独木桥

三、别只看机会:这些挑战得提前应对

政策利好不代表躺赢,两个现实问题必须警惕:

 竞争更激烈:年龄放宽可能让数十万职场人重新加入考公大军,专升本考生要和应届生、资深职场人同台竞技;

 备考时间碎片化:很多专升本同学一边上课一边备考,35-38 岁的考生还要兼顾工作家庭,需要更高效的复习方法。

四、给专升本考生的 3 条行动建议

1. 学历提升和考公规划 双线并行

读专升本时就明确目标:如果想考公,选专业优先考虑 万金油类目(如汉语言文学、法学),这些专业在国考中岗位选择最多。同时利用本科阶段的学习资源,提前啃下《行测》《申论》基础知识点。

2. 基层经验变成核心竞争力

国考很多岗位要求 “2 年基层工作经历,专升本前的工作经历刚好能用上。报名时重点筛选这类岗位,既能避开 三不限的激烈竞争,又能让自己的职场积累发挥作用。

3. 盯紧 政策红利期,别等 常态化再行动

今年是国考年龄放宽的第一年,部分考生可能还在观望,这正是专升本群体的机会窗口。建议先瞄准 2026 年国考报名,哪怕试水也要熟悉流程,毕竟政策刚落地时,竞争压力相对更小。

写在最后:学历永远是机会的 敲门砖

35 岁门槛的打破,本质是社会从 年龄本位转向 能力本位的信号。但无论政策怎么变,本科及以上始终是公务员招录的主流要求。专升本不是 无奈之举,而是给了自己多一张 入场券”—— 38 岁的报考上限为你敞开大门时,你得先有本科文凭才能迈进去。

现在开始规划,下次国考考场里,你未必不是那个 上岸者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