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手机:13554532075(李老师)
座机:13554532075(李老师)
Q Q:2428470354
地址: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62号东盟财经广场A座1605
邮箱:2428470354@qq.com
网址:www.gxsbfw.com

微信公众号
每次在宿舍楼下、教学楼走廊听见 “专升本” 这仨字,是不是都有点慌?好像不考个本,这三年书就白读了似的。其实真没必要这么焦虑 —— 升本确实是条好路,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路,更不是你大专三年的全部意义。今天就跟你唠唠,除了升本,咱们还能怎么把这三年盘活,毕业时手里攥着实打实的竞争力。
先说说专升本:它是 “敲门砖”,但不是 “终点站”
咱先不排斥升本哈,毕竟有些岗位是真卡学历 —— 比如想考公、以后想考研,或者目标行业(像有些国企、大公司)明确要本科文凭,那你踏踏实实备考,没问题。
但你得记着:就算升本考上了,那也只是个新起点。真正能让你在社会上站稳脚的,是这三年里你攒下的 “真本事”。与其把所有赌注都压在升本上,不如从大一开始就多攒点 “硬货”,这样不管最后升不升本,你都有底气。
大专三年,咱得攒够这些 “硬核装备”
别总想着 “等以后再说”,现在就动起来!这些 “装备” 攒到手,毕业找工作时你就知道有多香了:
1. 技能证书:专业对口的 “硬通货”,别瞎考但得考对
咱大专生的优势就是 “能动手、会应用”,别把专业知识学个 “半吊子” 就完事了。比如学机电的,把电工操作摸熟;学设计的,把 PS、AI 玩溜;学会计的,把账算明白 —— 这才是你的 “看家本领”。
而证书,就是给你这本事 “盖个官方戳”。别贪多,一次考一堆最后啥也没学会,优先选跟你以后想干的工作直接相关的。给你举几个例子:
工科类:电工证、CAD 工程师证、BIM 建模师,这些考下来,去工地、设计院都能用;
计算机类:华为 HCIA、思科 CCNA,或者软考的网络工程师,想做运维、网络的必冲;
商科类:初级会计职称(学会计的一定要有)、银行 / 证券从业资格证(想进金融行业的备上);
其他:想当老师的考教师资格证,学旅游的考导游证,学护理的把护士执业资格证拿到手。
而且考证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学东西,比你上课摸鱼强多了 —— 毕竟最后拿到证,是真能帮你找工作的。
2. 实习:别等毕业才慌,寒暑假就去 “实战”
很多人觉得 “我才大一 / 大二,实习太早了”,错了!寒暑假别光在家躺平刷剧,哪怕找个跟专业沾边的基层岗位,都比你在学校瞎琢磨强。
比如学电商的,去电商公司做客服助理,能知道后台怎么操作、怎么跟客户沟通;学机械的,去工厂车间跟着师傅看流程,能明白图纸怎么落地。这些经历看着 “小”,但能让你知道行业到底是咋回事,岗位到底要干啥 —— 比你背十本课本都管用。
找实习别嫌麻烦,学校就业办会发信息,BOSS 直聘、实习僧上也有不少岗位。哪怕刚开始简历没东西写,也别瞎编,把你上课做的项目、会的技能写清楚,态度认真点,很多小公司愿意要实习生的。
对了,实习不只是为了给简历添一笔,更是为了让你提前 “踩坑”—— 比如你觉得做设计挺好,实习后发现天天改图受不了,那毕业就能及时换方向,总比工作后再后悔强吧?
3. 比赛 / 项目:别当 “观众”,上去比一次就知道有多值
别觉得 “比赛都是学霸的事,跟我没关系”,其实很多专业比赛不看你成绩多好,就看你愿不愿意动脑子。比如 “互联网 +”“挑战杯”,或者你们专业的技能大赛,组队报个名试试。
哪怕最后没拿奖,你也能学到东西:比如做项目要分工,能锻炼团队协作;遇到问题要查资料、找解决方案,能练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些能力,面试官一聊天就能看出来 —— 你说你参与过 XX 比赛,做过 XX 项目,比你空说 “我能吃苦” 管用一百倍。
还有,跟着老师做工作室项目也挺好,比如老师接了个小设计单,带你一起做,既能学技能,还能跟老师处好关系 —— 以后找工作,老师说不定还能给你推荐呢。
4. 英语:别让四级成 “绊脚石”,实用最重要
很多人觉得 “我又不进外企,学英语没用”,大错特错!现在很多好公司,哪怕是做国内业务的,招聘时也会问 “过四级了吗”—— 这不是矫情,是因为工作中可能要读英文文档、写英文邮件。
所以别放弃英语,大一就开始准备四级,背单词用百词斩、不背单词,碎片时间听点英语播客(比如《早安英文》),别追求 “一口流利英语”,先把四级过了。有余力再冲六级,那你找工作时,优势就比别人大。
比如你学计算机的,能看懂英文技术文档,就能比别人先学会新工具;你学外贸的,能跟客户简单聊两句,老板肯定更愿意带你。英语不是 “加分项”,有时候是 “入门项”—— 别等找工作时才后悔 “当初没好好学”。
5. 软技能:别觉得 “虚”,职场里全靠它
很多人只盯着 “硬技能”,却忽略了软技能 —— 但实际上,老板招你进来,能不能跟同事处好、能不能把事做好、能不能学新东西,比你会不会某个工具更重要。
比如沟通能力:开会时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,跟客户对接能听懂人需求,这不是 “会说话”,是本事 —— 平时上课多上台发言,社团里多跟人合作,慢慢就练出来了。
再比如学习能力:现在技术更新这么快,你不可能大学学的东西用一辈子。比如你学新媒体的,今年流行短视频,明年可能流行直播,能快速学会新玩法,才不会被淘汰 —— 保持好奇心,遇到新东西别躲,试着学一学。
还有责任心:比如领导让你做个表,别错漏百出就交上去;跟同事合作,别甩锅 —— 这些小事,能让别人觉得 “你靠谱”,而 “靠谱”,是职场里最值钱的标签之一。
给你画个 “三年规划表”,别瞎忙活
说了这么多,可能你还是不知道 “现在该干啥”,给你分阶段捋一捋,照着做就行:
大一:适应为主,打好基础
专业课别挂科,先把基础概念搞明白;
确定 1-2 个要考的证书(比如先准备四级),每天花半小时学;
加个感兴趣的社团(别加太多,1 个就够),比如辩论社练口才,志愿者协会练沟通;
多去听学校的讲座,哪怕听不懂,也能知道行业有哪些方向。
大二:聚焦技能,开始 “实战”
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,比如学编程的多写代码,学会计的多练做账;
集中备考核心证书,争取大二结束前把能考的证拿下来;
寒暑假找第一份实习,哪怕只有 1 个月,也认真做;
关注专业比赛,组队报名试试,哪怕只参与前期准备。
大三:实习优先,准备求职
别管升本不升本,先找一份跟专业相关的 “长期实习”(至少 2-3 个月),争取能独立做一些小事;
把没考完的证书考完,别留尾巴;
准备简历和作品集(比如学设计的整理作品,学编程的整理项目代码);
多跑校招,学校的招聘会一定要去 —— 校招比社招简单,企业也更愿意招应届生。
最后想跟你说:大专三年,别把自己困在 “升本” 这一条路上焦虑。你要知道,企业招人,看的不是你 “是不是本科”,而是你 “能不能干活”。与其在宿舍里 emo“我是专科生,以后没出路”,不如现在就去考个证、找个实习、参加个比赛 —— 这些 “实打实” 的经历,才是你毕业时最硬的底气。
别等三年过去才后悔 “当初没好好学”,现在动起来,还来得及!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