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招生资讯 > 通知公告
通知公告

家境一般的大专生,希望你在大一就知道。

来源:广西升本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:2025-10-11 阅览量:28次

刚进大专那会儿,我也因为“家境一般”偷偷哭过——看着室友穿着AJ、用着苹果全家桶,自己却要算着生活费买教材;刷到同学假期到处旅游的朋友圈,只能默默点赞,心里酸得不行。

但三年过去,我靠自己攒下2万块,拿了多次奖学金,还升本去了喜欢的学校。现在回头看,家境一般从来不是“阻碍”,反而是“逼你早当家”的礼物。

今天就想和刚入学的大专生说:家境一般不可怕,怕的是你大一不知道这些“生存法则”。

1. 钱要花在“刀刃上”:别让“虚荣”掏空你的钱包

大专里最容易踩的坑,就是“为了合群乱花钱”——

室友喊你吃人均100的火锅?你说“好”;

同学怂恿你买限量版球鞋?你咬咬牙刷了花呗;

看到别人报3000块的舞蹈班?你跟着凑热闹,结果去了两次就懒得去……

这些钱,对家境一般的人来说,每一分都是“命”——你爸妈可能正在工地搬砖、在菜市场摆摊,就为了供你读书。

我大一也犯过傻:为了“不显得穷”,咬牙买了双800块的帆布鞋,结果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吃泡面,胃疼到去医院挂水。

后来才明白:家境一般的人,最该学的不是“装富”,而是“把钱花在能回本的地方”。

比如:

教材可以买二手(学校表白墙、闲鱼都有,省一半钱);

衣服买基础款(优衣库、ZARA打折款,耐穿又百搭);

娱乐选免费的(操场跑步、图书馆看书、参加学校活动,比逛街唱K香多了)。

记住:你的“体面”,从来不是靠奢侈品堆出来的,而是靠“清醒的消费观”撑起来的。

2. 奖学金和兼职:大专生的“第一桶金”

家境一般的大专生,一定要把“搞钱”和“学习”绑在一起——别觉得“谈钱俗”,你爸妈供你读书,不就是希望你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吗?

大专的奖学金,其实比本科好拿——

国家励志奖学金(5000块/年):只要成绩前30%,再加点“贫困证明”(去村委会开),基本稳了;

学校奖学金(1000-3000块/年):成绩前50%就有机会,平时多和老师混脸熟(比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、帮老师整理资料);

比赛奖金(500-5000块不等):参加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“技能大赛”,拿个奖就能赚一笔。

除了奖学金,兼职也能赚,但别选“廉价劳动力”——发传单、端盘子(80块/天):累死累活,还学不到东西;

家教、代课、写文案(100-300块/次):能锻炼技能,还能积累人脉;

学校的勤工俭学(比如图书馆管理员、实验室助理):时间灵活,还能蹭资源。

记住:家境一般的人,时间就是钱——别把青春浪费在“用体力换钱”的事上。

3. 技能和证书:大专生的“硬通货”

家境一般的大专生,最该投资的不是“名牌”,而是“自己”——因为等你毕业就会发现:企业要的不是“你家里有多少钱”,而是“你能为公司赚多少钱”。

大专三年,一定要死磕两个东西:

专业技能:比如学计算机的,狂刷LeetCode、做GitHub项目;学设计的,接单练手、攒作品集;学护理的,考“急救员证”“护士资格证”。

通用证书:英语四六级(进外企、考公有用)、计算机二级(写简历不尴尬)、普通话证书(当老师必备)。

家境一般的人,没有“试错成本”——你学的每一个技能、考的每一个证书,都是在给未来“上保险”。

4. 人脉和资源:大专里的“隐形财富”

很多人觉得“大专人脉没用”,但我想说:家境一般的人,更要学会“向上社交”——因为你的同学、老师、学长学姐,可能就是你未来的“贵人”。

比如:

和学霸组队参加比赛,他们能带你拿奖,你帮他们跑腿查资料;

找老师蹭项目,导师手里可能有企业合作的小活,你帮忙做,能学到真本事;

加校友群,毕业找工作时,学长学姐可能给你内推机会。

没有“背景”,但可以有“人脉”——主动一点,善良一点,别人愿意帮你。

别怕起点低,怕的是你不往上走。

推荐阅读